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便民服务网"连着你我他

发布时间:2016-04-15来源:保山新闻网作者:雷华浏览字体:[      ]

近来,在龙陵县农村采访,问及农民朋友这些年的生活变化,“办事方便多了”成为最多最响亮的回答。为何?这是因为近年来龙陵县以精细化社会管理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畅通了便民服务网。 

3月27日上午,碧寨乡梨村坪社区老寨子村民闫洪枝在挖树根时不小心挖断了寨里的自来水管,眼见水越流越多,情急之下拨了乡“民事110”。10分钟后,乡水管站站长普长科和1名职工带着水管、工具等到达现场,20分钟就修好了水管。“你看,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现在办事就这么方便。”闫洪枝对记者说。 

管道失修谁来管,供电线路坏了找谁修,电脑上不了网怎么办……为解决这些民生小事,龙陵县积极探索精细化社会管理的有效路径,促进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衔接互动,全面推行村级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建立起县有政务中心、乡镇有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有便民服务点、村民小组有代办员的四级便民服务网。同时,依托“6995”网络平台,在全县121个村(社区)1691个村民小组建成了“十户互助”网络,形成了“邻里互助、村干支撑、政府管理”三层运用,乡、村、组、户四级联动,实现了“一户求助、九户帮忙、邻里守望、群防群治”的全天候农村防控网络。 

按照威望高、责任心强、善言辞、能管事、乐管事的标准,通过群众推选,村“两委”确定,为每个村民小组(自然村)选配1至3名民生服务员,有小组干部、无职党员、退休干部(教师)、个私业主等。他们既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员,又是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管理员、民事代办员。他们深入村民家中走访、了解生活和诉求、收集民情民意,将村民的需求和意见梳理后,对上沟通,对下协调,解决群众身边的烦事、琐事、难事,被称为“民间110”。 

在碧寨乡杨梅田村便民服务点,刚刚为女儿交完养老保险的李权松告诉记者,女儿李槐香常年在东莞打工,这些年一直由他代缴保险。“以前要走几十公里路到乡上办手续,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了。”李权松说。 

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利的服务,得益于该县推进的“行政服务向乡镇延伸”和“便民服务向村(社区)延伸”两大工程。通过这两大工程,最大限度地把部门权限、服务项目向基层下放,形成了层级清晰、便捷高效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在碧寨乡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大厅内设立了民政、卫计、劳务等10多个服务窗口,实行多个窗口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县、乡、村三级同步在线传输、审核、反馈,变“泥腿跑”为“数据跑”、变“面对面”为“键对键”。目前,该县已实现了乡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 

村级便民服务点(中心)是“便民服务向村(社区)延伸”的承接平台。近年来,该县建成了12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在开展村级事务服务的基础上,承接卫计、司法、民政等部门和政策咨询及办证申请、权益维护等40多项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是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一直为很多基层群众诟病。便民服务网络的建成,畅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该县各便民服务中心,创新便民措施,提供贴心服务,各窗口单位从群众需求和工作实际出发,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拓展便民服务渠道,采取上门审批、邮寄审批、预约审批等方式,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县、乡两级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了公用电脑,供办事群众随时修改、传递申报材料;及时清洗公共饮水设备,定期更换急救医药备用品;开展了“优质服务之星”、“优质服务窗口”等评选活动,让办事群众得到周到、贴心的服务。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