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龙陵:花开沃野香正浓

发布时间:2015-11-02来源:保山新闻网作者:段绍飞浏览字体:[      ]

背景 

龙陵的村寨变化颇大,文体活动场所宽敞干净,宣传栏、善行义举榜排列整齐。进村与农民聊天,他们普遍感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戏、读书、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了。 

话题 

自从龙陵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后,从文化活动设施的加强,到乡村人才的教育培养,从善行义举榜的建设,到“五德”工程的实施,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便捷丰富公共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心里播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种子。 

文化夜宴 搭建平台唱大戏 品出生活新滋味 

8月22日傍晚,暮色四合,龙江乡弄岗村养喜寨的广播喇叭响起了悠扬动听的乐曲声。“这是叫大家集合的声音,寨子里文体活动就要开始了。”年过七旬的张明美大妈拿着演出道具一边急着往外走,一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喜滋滋地走进文体活动广场。今晚养喜寨举办感恩教育专场文艺晚会,“山寨剧场”人头攒动,“父母恩情重如山,人老年迈不能嫌;生病侍奉在床前,寒来暑往多惦念……”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龙陵县广泛开展了以“唱文明、唱孝道、唱科技、唱法律、唱小康、唱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文化夜宴”活动,在龙陵县1200多个自然村寨,农民乐享“文化夜宴”已成为时尚。把舞台搭在群众家门口,让“草根艺人”、“泥腿杆剧团”等民间演艺团体登上乡村舞台,形成了晚晚有歌会、节日有展演的文化景观,闹活了乡村文化。全县目前有156个民间文艺团体,创作演出了一批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帮助农民了解国家大事、方针政策,及时掌握了致富信息。 

龙江乡党委书记熊正杰说,乡村“文化夜宴”活动不但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拉近了党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各级党员干部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社情民意,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民关注的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看戏难、致富难等问题。养喜寨村民李正楼说:“以前觉得乡干部、村干部跟老百姓隔得老远,现在都是主动给我们服务,真正是一家人了。” 

近年来,龙陵县在村、社区加强建设文体活动场地、农文网培学校、农民文化大院,每个村、社区建起了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乡情展室建设不断扩大;除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龙陵还建设有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156支,培育了1000多个文化中心户,构建起“两小时文化圈”,使广大群众更加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讲堂 传授实用新技术 宣讲惠民好政策 

“用沼液沤农家肥做底肥种植石斛抗病强、杆壮叶茂……”台上的石斛种植能手、勐糯镇海头村村民杨荣囯讲得深入浅出,台下听众听得津津有味……8月25日晚8时,海头村“乡村讲堂”再次开讲,党员电教室里座无虚席。 

近几年来,由种田的行家里手、科技“达人”等担任主讲的“乡村讲堂”深受农民的青睐,全县121个村、社区都开展了这一活动。“乡村讲堂”与“道德讲堂”、“龙陵讲堂”已成为“书香龙陵”的三大品牌,为龙陵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说起“乡村讲堂”,勐糯镇党委书记范荣武兴奋地说:“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在全镇6个村(社区)开办了“乡村讲堂”,挑选农民担任主持人,让明白人讲邻里团结,“田秀才”讲种田经验,专业户讲致富方法,郑垧靖基层宣讲团团员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乡村讲堂”由谁讲、讲什么,由群众点“菜谱”,既有课堂讲授,又有“田间课堂”,形式灵活多样。讲课时间多为晚上或雨天等农闲时间,一般每月开讲一次,也可临时动议在农事关键环节进行。通过“乡村讲堂”把党的惠农富民政策宣传到农家,把最新致富信息传播到农村,把文明习惯搬进农家小院。村民寸娇美对记者说:“主讲人是村里的能人,讲的是土经验,说的是老土话,咱一听就明白。学来的经验,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还能随时请教,效果很好。” 

“乡村讲堂”办得好,源于龙陵对乡村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为了培养造就一支“乡村讲堂”讲师队伍,县里对“乡土人才”的资源状况、层次结构等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全县有1.3万余人进入农村实用人才库。依托农广校、乡村农技校对他们进行科技“充电”,使一大批乡土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传播先进科技,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 

道德建设 新风扑面入村寨 精神文明开新花 

在龙山镇白塔社区水乡小区居民小组长李瑞章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不起眼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小区各家各户反映的问题和最终解决的过程。最近记录的一次是:8月24日中午11时,三幢302房户主黄文清反映下水道堵塞生活用水排不出去,请求协调小区物管解决。当时物管人员正在为另一家住户修理排污管道,一时忙不过来。老李拿起工具就到老黄家疏通了下水道。这种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的事,李瑞章从来都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他被小区居民称为“民间110”,今年被评选为助人为乐先进个人,荣登社区善行义举榜。 

谈起建善行义举榜的初衷,廖家寨党支部书记廖放发也有话要说,前些年,廖家寨的群众反映,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钱兜”鼓了,脑袋却空了;搞迷信活动的人多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少了;钻“钱眼”的人多了,讲社会公德的人少了;邻里纷争、家庭不和嫌弃老人的事时有发生。寨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廖家寨思想道德建设协会”,聘请老党员、退休公职人员、村组干部为理事,协助党支部开展工作。协会采取“好事大家办、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喜事大家办”的方法,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鞭挞,对新事新风进行歌颂,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素质修养。 

龙陵县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内容积极开展“善行义举榜”建设,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仁、义、诚、敬、孝)五个类别进行综合立榜。同时实施了“五德”工程,即:社会公德以“爱”为核心,实施“爱德工程”;职业道德以“诚”为重点,实施“诚德工程”;家庭美德以“孝”为切入点,实施“孝德工程”;个人品德以“仁”为目标,实施“仁德工程”;突出心灵沟通、心灵塑造、心灵保护主题,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心灵工程”。宣扬善行义举,传播正能量,开展这些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的生活环境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更加入脑入心。 

如今,龙陵的乡间,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好人好事被邻里传诵……精神文明、良好风尚如遍野的鲜花,点缀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