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微信刷爆了保山中心城市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保山“创卫”成功了。近日,全国爱卫会发布《关于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全爱卫发〔2018〕1号), 经辽宁省等9个省(市)爱卫会推荐,按照《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与管理办法》(全爱卫发〔2015〕4号),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对2015-2017周期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城市(区)进行了资料初审、暗访、技术评估和综合评审,并进行了社会公示。根据评审结果,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辽宁省丹东市等9个城市(区)为国家卫生城市(区),云南省保山市光荣上榜。
三年不懈努力,今朝终得梦圆。我市自2015年启动创卫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高站位推动大发展、大投入推动大改变,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完成了永昌路、兰城路、升阳路、保岫路、青堡路、惠通路、南城路等7条道路68公里综合管廊建设,完成了51条主次干道的道路罩面和30余万平方米人行道修复工程,完成了象山路、汇金湾、康浩等7个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和662个老旧小区整治,启动实施了社区网格化管理,“三个万亩”生态廊道恢复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33.9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2%增至45.1%。
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向,工作上同力,形成了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大创卫”工作格局。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07平方米,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亮灯率达到95%以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5年API达标天数354天,优良率97%。2016年AQI达标天数362天,优良率99.45%,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保山市民对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率由2015年的93%提高到94.18%。
春分时节,漫步在保山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马路干净整洁,一家家商铺有序经营,一个个固定摊点整齐排放,一排排车辆有序停放,一个个公园鲜花怒放……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变让保山市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一切变化都源于三年多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保山中心城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规范城市公共秩序,使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市场经营规范有序,市容市貌秩序井然,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作为家庭主妇,市民王大妈对菜市场的变化感受很深:以前菜市场遍地都是烂菜叶,鸡鸭这类的家禽现场宰杀,有时候我觉得空气中都有一股家禽味儿。卖鱼的摊位到处都是污水,内脏、鱼鳞直接丢在地上。如今菜场改造得像超市一样。各个摊位的蔬菜瓜果摆放整齐。家禽区增加了隔离设施,店主把挑选好的家禽拿到宰杀间进行宰杀。
家住同仁街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表示,老百姓看“创卫”,看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每天早上,他喜欢到同仁街一家早点铺吃早点。改造之前,这家店铺地上到处扔的都是卫生纸,脏乱不堪。通过改造后,早点吃的更放心了,环境卫生也变好了!
通过连续三年的“创卫”活动,保山中心城市“旧貌换新颜”,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天更蓝、水更绿、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创建成果。对于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创卫”仍在继续,“创卫”没有终点。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从今年3月份起,全体市民又发起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冲锋。
不少市民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为中心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增一份光,让城市更具魅力,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