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保山: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发布时间:2021-08-06来源:春城晚报作者:崔敏浏览字体:[      ]

28日上午,保山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共保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新平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该市在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据介绍,保山市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以“九+N进”为载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目前,全市共创建了500多个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和示范单位,其中,26个少数民族村寨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腾冲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179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称号。

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保山市在民族地区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兴边富民行动,扶持“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整族帮扶整乡推进、高黎贡山移民脱贫发展等重点民生工程。

2021年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提出的努力成为兴边富民示范区目标要求,保山市整合投入民族宗教专项资金6078万元,深入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十百千万”、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等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类创建活动丰富多彩

“创建工作中,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各民族节日等节庆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刘新平介绍,今年以来,保山市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宣讲培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知识网络答题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的知晓率。

今年上半年,市级各类媒体共刊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关稿件近600篇条次,进一步拓展宣传矩阵、筑牢舆论阵地。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带

与此同时,保山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保山市与上海市闵行区、德宏州、怒江州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沟通协作机制,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社区。

与大理州、迪庆州建立了创建联盟,探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带。与云南民族大学搭建政府和高校共研共建新模式,成立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在边境一线实施“红色示范”行动,让国旗、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擦亮边城“国防名片”,激发边境各族群众强烈的国门意识和家国情怀。

多元文化亮点纷呈

保山通过支持民族服饰、工艺、建筑等在传承基础上创新,依托中原汉文化、哀牢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南亚文化交汇融合的地缘优势。

团结带领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异彩纷呈、和谐共生的永子文化、地质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滇西抗战文化等多元文化,增进文化认同。

加强法治建设

此外,保山全面贯彻落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及宗教界代表人士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宗教问题突出的乡镇机制,扛牢扛实宗教事务治理政治责任,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基础。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