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腾冲市先后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决战”和“万人大会战”,全力冲刺第五批全国文明城市最终测评,努力实现我省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以最高规格的领导机制推动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级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最大程度充实人员力量,在原有14人专门负责创文工作的基础上,从纪委、党校等部门抽调31人充实到创文办,形成强大力量。最力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实行主要领导现场点评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市长每周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现场点评会;实行市级领导“挂片网格+挂钩实地测评内容+分管部门+挂钩乡镇”责任制,市级领导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挂片网格督促创建工作。最严督查强化责任追究,实行“一天一督查、一天一汇总、一天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对工作不力、行动滞后、责任不落实、整治不彻底、未达到创建标准的单位和个人,由纪委进行责任追究,已约谈7个单位和部门“一把手”。
以最广泛有效的宣传方式营造创建氛围。明确一个宣传主题,将“文明腾冲”确定为创建工作的主题,并设计LOGO和城市吉祥物“腾腾”和“冲冲”,确定“文明一个人,温暖一座城”为腾冲创建形象宣传语,拍摄了“文明腾冲”公益广告和主题音乐电视《文明腾冲人》。用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个宣传平台,依托腾冲广播电视台、腾冲报社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网络等新兴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刊播信息2万余条、曝光不文明行为300余起;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云南日报社、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对创建工作进行系统报道。实现公益广告宣传、创建知识宣传、创建参与“三个全覆盖”,在所有公园、广场、旅游景区、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银行等窗口服务部门、施工围挡、围墙、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设置大幅公益广告6000余块、公益广告和宣传展板4000余块,环岛、主要路口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雕刻、吉祥物“腾腾”和“冲冲”、核心价值观魔方800余个,施工围挡、围墙刷写公益广告6万余平方米,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创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20万余次;各网格责任单位全力做好入户宣传工作,城区入户宣传率达99%,中小学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晓率10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诵率达99.9%;全市18个乡镇、96个部门全力投身创建,共招募无报酬文明劝导志愿者3000余名,确保在冲刺阶段做到全民参与、全民皆兵。
以最有力的措施加快创建步伐。融入爱国主义、强边固边、传统文化提升软实力,发挥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依托“艾思奇百姓宣讲团”深入边境村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广泛宣讲,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边境少数民族群众;通过编印一批腾冲传统文化书籍读本、培育一批新乡贤、修缮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制定一批传统美德工艺作品、选树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五个一”工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重视道德、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坚持以“老城更新、三山融城、一江两湖、万亩田园风光”城市四项工程建设为抓手,实施老城区道路提质改造、老旧居民区改造和公园广场、停车场、集贸市场、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对主街主巷、人行道和背街小巷路面破损、消防设施不规范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快修复力度;对城市便民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查、全方位修缮,新建临时公交站台110个、更换垃圾箱432个、开放免费公厕72个、添置体育设施58个;开展“文明交通”“礼让斑马线”等主题活动,全力整治机动车随意停靠及占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乱穿乱钻、行人乱穿马路及闯红灯行为,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文明驾驶、文明乘车;加大保洁力度,增加垃圾清运频率,延长保洁时间,对重要道路、车站和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坚持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相结合、与社会综合治安相结合、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做到创文与重点工作同步推进。以“两拆”工作为主线,全面实施城市环境“四治一改一拆一增”和农村环境“七改三清一拆”整治综合行动,确保整治效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进一步完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合力打造规范有序、平安和谐、开放文明的城市形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旅游产品,提升文明旅游硬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