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复春,乍寒还暖。车子离镇北村还有几百米,那震天的锣鼓和音乐声,就已传到了耳旁。
2月13日中午,记者来到龙陵县镇安镇镇北社区文化广场时,扑入眼帘的是,露天舞台上妇女们缠着腰鼓,跟随着一首《中国结》有节奏地扭着、敲着。广场一角,几位老倌老奶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有的弹三弦,正在进行器乐合奏《扬鞭催马送公粮》。“今年春节,我们要办一台自己的晚会,到时候附近村寨来个2000人不算事!”社区总支书记赵华彩说。
赵华彩介绍,镇北社区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建成文化场所8个,农家书屋2个、上架书刊3000多册(份),有“泥腿杆剧团”2个、网培学校1个,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依托文化阵地,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走进镇北农民文化大院,记者看到,图书阅觅室几个摆着2000多册图书的大书架靠墙而立,书架上的书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分为文化教育、农业科技、医药卫生5大类,30多位农民有的在借阅图书,有的坐在阅览桌前读书看报,养猪大户董诗智说,“前几天我正为10多头猪拉稀屎一筹莫展时,书屋刚好来了这方面的书籍,我用书上说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正在翻看科技杂志的村民周早贤告诉记者:“一年中就临近春节这几天落闲,抓紧时间到文化大院看书学习自我‘充电’,过个文化年,生活更有滋味。”说起学文化学科技带来的好处,老周感言:前几年我也养鸡出笼率较低,后来到图书室借了一本《怎样生态饲养土鸡》的书,按照书里介绍的方法科学养殖,出笼率提高了,每年养鸡收入有3万多块钱哩,农家书屋真是致富的加油站。在镇北社区,像周早贤这样到农家书屋学习文化科技知识走向富裕的村民达几百人。图书管理员介绍,近几天来,借阅书刊的村民比较多,每天达30多人,既有本寨的村民,也有周边村寨的群众,不少是回家过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借阅的书刊以文学作品类为主,其次是种养加工业和法律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