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新闻联播》节目正在播出《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系列报道,其中一期将重点报道保山市以“五基地一中心”为抓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成效和进展。11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李正阳就我市转型升级所取得的实效以及“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打算接受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的采访。
李正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十二五”和“十一五”相比,保山大格局上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一是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是工业和农业相比,工业超过了农业,结构就由“三一二”变成了“三二一”;二是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不仅是第三产业,工业的内部结构,新的业态产生了:大数据、电子商务,还有轻纺工业异军突起,在轻纺工业基础上,和轻纺工业相配套的相关产业也逐步形成了;三是干部和群众对工业的意识增强了,这几年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四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提速,城镇化(水平)在“十一五”的时候,保山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相差8.5个百分点,到了去年(2014年),保山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相同了,城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如此,保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加快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都强大起来了,一些农业产品不仅走出保山,走出云南,也走向了全国,像昌宁红、石斛,以及核桃乳等。
就“十三五”期间重点着力发展的目标方向李正阳说,按照总书记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保山实际,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机会,保山积极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推进保山对外开放,使保山有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这个过程中,我们围绕“五基地、一中心”的建设,来实现保山的“十三五”跨越发展,GDP在两位数以上保持增长,使保山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跟上全省的步伐,全面超出云南省的平均水平。我们的工作目标是用六年的时间实现保山经济再翻一番,国家是用十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我们用六年的时间实现。到那时我们的人均GDP会在8000美元以上,超过云南省的平均水平,使群众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将会更加完善,国民素质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经济将会保持一个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