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保山蔬菜装进更多外地"菜篮子"

发布时间:2016-06-24来源:保山新闻网作者:宝 洁浏览字体:[      ]

“天然新鲜,粉滑细嫩,这么优质的蔬菜在山西肯定有市场,我决定经销!”6月19日,在2016全国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暨保山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上,来自山西大同的一名农产品经销商在仔细拿捏观察我市种植的蔬菜秋葵后,当场给予高度评价,并看好其市场前景。当日,来自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山西大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天津金元宝滨海农产品交易市场、山东济宁蔬菜批发市场及京东集团、一亩田集团等全国各地的20多家企业代表,与我市30多家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食品)企业负责人一对一的洽谈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对接金额8.1亿元,我市蔬菜将装进更多外地居民“菜篮子”。

6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与保山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16全国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暨保山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在我市举行。会议就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优化我国蔬菜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保持蔬菜产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提出要求。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主任王德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副会长董校堂,省商务厅厅长助理甄世前、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文雅芹,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及,京东集团农村电商首席扶贫专家、博士李敏,副市长丁昌吉、徐青等出席会议,董校堂主持。

戴中久指出,推进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自身发展问题倒逼下的客观要求。蔬菜供给侧改革应该更好地着眼于产品、产业和经营主体,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他强调,新形势下,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纵深延伸,单品产业化、种植规模化、推广品牌化;要向横向拓展,发展休闲农业;要拥抱“互联网+”农业等新兴业态,不断向蔬菜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使蔬菜产业发展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蓝海。云南作为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全国蔬菜“长距离、跨区域”流通的重要省份之一,应该牢牢把握这次改革机会,发挥地理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打造更多知名“云品牌”,使云南优质农产品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丁昌吉致欢迎辞时说,蔬菜是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结构、转方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了推广无公害大棚蔬菜和无公害“两青”豆类的生产综合标准,累计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53.8万亩,认证企业7家、产品8个、产品量35万吨。2015年,全市种植蔬菜57.2万亩,产量71.91万吨,产值14.6亿元,实现翻番,占全市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烟草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产业。实现出口额8555万美元,约占全省的10%。今后,将深入推进蔬菜供给侧改革,着力建设“南菜北运”“西菜东进”基地和滇西边境优质安全特色蔬菜交易中心,努力推动蔬菜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会上,企业代表就双方合作事项进行签约;相关专家学者分别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优质农产品供给、从供给侧改革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保山区位优势和农产品优势资源、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等献计献策;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对全市蔬菜产业情况及自有品牌进行了介绍和推介。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