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后,市委、市政府及时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保山要争当排头兵,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走在前列、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规划,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南亚东南亚等境外国家的合作,在优化开放格局上实现了新突破、在创新开放体制上实现了新突破。
2015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这一目标,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激发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热潮,谱写了一曲曲“走在前列”的时代进行曲。
同心同向同德汇聚正能量
新闻宣传越来越响亮
2015年,我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同向同德汇聚正能量,全市舆论引导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组织市级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向纵深发展,及时宣传解读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广泛宣传报道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解读中央、省委和市委重要会议的重大部署、主要精神,及时报道市委抓贯彻落实的重大决策、重要举措,持续报道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典型经验、重大成效,以强劲响亮的主流舆论凝集力量、鼓舞人心。
——扎实开展系列专题宣传。紧紧围绕我市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坚定不移实施“六大战略”、做大做强“七大产业”、发展壮大“五大园区”、加快培育“五大文化品牌”、竭力打造“三张名片”,着力建设“五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思路,精心组织策划了“十二五”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脱贫开发、“五网”建设、电商经济、高原特色农业、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区建设、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系列宣传报道,为跨越发展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持续深化专项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宣传,对县区市、园区和30多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了集中专访,在新华网、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刊播相关稿件80篇(条),在云南日报等省级媒体刊播相关稿件122篇(条),在市级媒体刊稿、刊播2400多篇(条)。开设了《聚焦中心城市建设》专栏,持续开展了声势密集的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宣传。牵头做好第三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宣传教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综治维稳、“三农”工作、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以及人大、政协、民族团结教育、安全生产、交通安全、节能减排、法制宣传、工会宣传等各项社会宣传工作。
妥善处置重大突发舆情
舆论引导能力越来越强劲
猴年大年初一,主题为“共筑中国梦,携手奔小康”的春节联欢会在施甸县城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中,方言小品《搬得动》说出了很多施甸人的心声——为斩断穷根,确保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施甸县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3万户10万人的易地搬迁,如此“大迁徙”,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明白搬去哪里、怎么搬、未来新家是什么样子、房子设计得怎么样,等等,成为了施甸县宣传工作的重点。《搬得动》不仅回答了这些问题,还介绍了产业发展规划、文化生活规划、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等内容,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和施甸县的做法一样,2015年,全市各级立足自身实际,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妥善处置了重大舆情事件,构建健康网络舆论环境。
——把握导向快速反应。出台了《保山市舆情信息分析制度(暂行)》,建立了保山市互联网舆情监测发布和处置工作联动机制,抽调和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不间断做好网络舆情监测跟踪、分析研判和处置应对工作,创办了《保山市新闻宣传网络舆情日报》,确保密切跟踪及时上报及时交办及时处置热点舆情。完善了《保山市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制度,指导服务市级相关部门举办新闻发布会10余场,牵头组织到昆明举办保山专场新闻发布会4场。
——妥善处置重大舆情。重点做好涉及棚户区改造、公交车改革、隆阳区板桥镇青龙街文物保护、腾冲“农转城”问题、龙陵县黄龙玉开采等网络舆情的监测、跟踪、上报、应对、处置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妥善做好昌宁“9·16”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10·30”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为全市顺利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提高舆情信息研判水平,实行县区市舆情信息顶岗培训制度,全年共采编上报舆情信息1896篇,被省委宣传部采用312篇。
——构建健康网络舆论生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加强释疑解惑,着力巩固壮大网上正面主流舆论。媒体融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保山日报与人民日报网合作推出《保山日报新闻客户端》,加强PC网站新闻媒体建设,形成了报纸、微博、手机报、客户端共同发力的格局,壮大了保山新媒体阵地。
树起美丽保山新形象
保山故事越讲越精彩
殷明珍是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芒龙村拉仑傣寨一位普通的“巴弄”(大妈的意思),2015年,保山日报记者采访了这位用传统织布机织傣锦的老人,以《唧唧复唧唧,“巴弄”当户织》为题,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全国媒体发表后,大峡谷里的这位大妈着实火了一把,她织的二方连续图案头巾、四方连续图案统裙以400元一张、600元一条的价格被游客们争相抢购,甚至还“走”到了国外。
——打牢外宣工作基础。更新了外宣图文、音像资料和媒体记者信息库,共收录了200多家媒体和2000多名记者信息,与13家中央驻滇媒体、17家省属主要媒体、3家港澳驻滇媒体、5家省级网络媒体建立了联络制度。认真执行《莅保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制度》,全市共接待中央、港澳驻滇媒体、缅甸媒体和市外媒体记者8913人(人次)。培训了全市宣传干部、理论骨干、舆论引导和新闻发言人。
——巧借外力多形式宣传保山。2015年,人民日报社“一带一路”采访组、“精准扶贫”采访组,国务院新闻办《抗战回眸:1931—1942》《抗战揭秘》采访组等近40个采访组莅保采访拍摄,在中央和省级媒体播出102个保山专题片。央视《民歌中国》栏目组携平安、乌兰图雅、降央卓玛等歌手,莅腾拍摄《民歌中国走进腾冲》60分钟节目,先后4次在央视15套播出,累计播出时长240分钟。
——整体策划上宣传保山。成功承办了云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组织召开了保山市纪念大会,新华社等70余家媒体莅保采访报道,在全国兴起了滇西抗战文化热。承办了全省上半年经济工作暨园区建设推进会、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旅游工作会等重大会议,以此为契机,精心策划选题,组织媒体开展了组团式采访,集中声势进行了宣传报道。
——精选主题宣传保山。人民日报刊发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文章《火塘照亮脱贫路》《找准真穷拔穷根》《脱贫的瞌睡遇上了扶贫的枕头》,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广泛转载。人民日报还刊发了《保山:畅通开放 共书丝路新华章》宣传特刊、“温润保山 美玉神汤”专版等。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组织全媒体采访组,推出我市腾冲市“新岐经验”报道500多篇,网络点击量高达650多万次。全年,国家和省级以上重点媒体刊发刊播我市重点新闻2240条。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保山跨越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将为阔步起航的新保山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丰厚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