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由2006年的136.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01亿元。
201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9年的2.32倍、2.98倍、1.58倍、2.47倍。
今年以来,在全国、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的不利形势下,我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幅仍居全省前两位,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这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数字及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凝聚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辛勤汗水,彰显出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所迸发的不竭动力和勃勃生机。
以杨善洲为镜 驰而不息抓作风
今年6月2日至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在保山调研工作时指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就是要以杨善洲为镜,常思理想信念牢不牢、忠诚意识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行为准则严不严,深学、细照、笃行。
近年来,市委始终把学习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抓牢思想政治建设。市委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一抓到底,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突出抓好作风建设。市委紧紧围绕深入持久转变干部作风、一以贯之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近年来,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中先后开展了“三查三看”、“四比四促”、“四群”教育等活动,扎实推进群众工作“六项制度”、“一教育五行动”、“一把手”抓落实等工作,改进了各级干部作风,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激发了组织活力、催生了发展动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热情空前高涨。通过持续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一条条发展思路宽起来,一扇扇服务窗口亮起来,一个个基层组织强起来,一批批先进典型树起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融资和建设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6995”信息平台搭建等牵涉面广、关乎长远的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李克强总理、刘云山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省里到保山召开了相关现场推进会,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走在了全省前列。
今年启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后,市委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对保山工作提出的要求,部署开展“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六个严禁”和“为官不为、不会担当、不敢担当,作风不实、部分干部玩风浓、遵章守纪不严,服务意识不强、事难办、效率低”9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着力厘清“责任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态势。
抓改革重管理 干部工作活力足
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敢于担当、勇于干事的人吃亏……科学选人用人,逐渐成为全市各地各部门的共识共为。
——选好用好管好干部。市委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始终坚持好干部20字标准,着眼保山事业发展的需要选干部、用干部,注意把那些信念坚定、作风过硬、能力突出、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好干部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格外关注那些长期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好干部。
几年来,无论是县(区)、还是市直单位,无论是大部门、还是小部门,都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好干部。
——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制定出台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一个意见、五个办法”和领导干部婚姻变化报告、非领导干部职务管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市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等办法措施,深入开展“三超两乱”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良好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
——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紧紧围绕“六大战略”、“四化五加强”、“五基地一中心”等重大工作部署,制定了保山市《2013-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依托沪京人才培训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干部培训工程”、干部人才“双百培训”工程,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统筹抓好中青年干部、基层干部和其它干部的教育培训。
——创办杨善洲干部学院。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成为中组部公布的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国家公务员局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市委充分运用这一“红色氧吧”,切实加强全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进一步创新培训载体。积极争取开通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与保山直联的网络教育“空中通道”,成为全国最早与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合作开展网络培训的地市之一。
夯基石强堡垒 基础更牢旗更红
组织强则基层稳,基层稳则天下安。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和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制定了《2013-2017年保山市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工作落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组织设置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着力突破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市、县(区)分别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切实加强对非公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积极推进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带头人队伍建设、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等工作,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现场推进会到保山召开,创造了“山邑模式”等全省学习推广的经验做法,涌现出了腾冲政务服务中心、永昌街道、辛街社区、水长村、勒平村、新岐社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近年来,广大党员为党旗增辉、为百姓造福,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着力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依托村级组织换届,市委把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作为换届核心来抓,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同志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换届后,市、县(区)两级及时抓好对村干部的全员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服务发展的水平。
——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全市加大了“三个培养”力度,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党员管理,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建机制激活力 人才强市谱新篇
人才是强市之本、竞争之基、跨越之要。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夯实人才工作基础,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围绕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开展大规模人才工作调研,先后研究制定了《保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围绕“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目标,制定出台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措施,使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创新载体促进发展。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评选培养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和人才工作典型培育、设立省级专家科研工作站等,人才支撑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抓好示范高端引领。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和高层次人才参加省级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和省级优秀人才评选。启动市级“永昌牌”系列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腾药制药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项目。通过选树宣传优秀先进典型,强化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眼下的保山大地,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从学校到科研院所……处处可以看到人才服务科学发展的身影,处处可以感受到各类人才迸发出的无穷活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的新征程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在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