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山东临沂举行。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作重要讲话,并向首批53个“四好农村路” 全国示范县代表授牌,中共昌宁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范喜代表昌宁县接受奖牌。
据悉,“十二五”以来,昌宁县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四好农村路”领导机构,举全县之力高位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是立足脱贫攻坚,开启“县乡共建”新模式。投资8.7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274公里,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二是立足效能提升,形成公路管理新常态。设立了县乡村三级公路路政管理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配套了“四项保障”进一步管好农村公路。开创了以“政府主导、交通牵头、林业出树、乡镇种树、村组管树、树归农户”的办法,实现绿化与安防有机结合。三是立足先行示范,探索公路养护新举措。建立了与昌宁养护模式相配套的“三个到位”养护体制机制,确保人员、资金、考核激励到位。创新的7种农村公路养护模式有5种被省交通运输厅发文推广,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6年被省公路局评为先进集体,“十二五”期间被云南省公路局授予“云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县”,2016年被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四是立足兜底共享,实现“互联网+运营”新服务。2016年,昌宁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价为5A级,加快探索城乡服务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公路运营模式,解决了群众农产品销售难、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效带动茶叶、核桃、中药材、果蔬、畜产品等优势资源提质增效,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