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保山特色农产品生产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5-05-05来源:保山新闻网浏览字体:[      ]

2015年一季度保山特色农产品加工完成总产值30.64亿元,同比增长4.19亿元,增幅达15.83%,再创佳绩。这是我市连续八年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基地,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以来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这些年来,保山市按照国家、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紧紧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为重点,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加强与上级农发部门的对接和联系,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连续八年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基地,加快推进基地向适宜区集中,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800余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4亩。同时,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营销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5户,利根茧丝绸加工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昌宁红生产规模及品牌影响全省第一,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在昌宁投资建设的福润肉类食品加工项目投产,香菇种植和产量达全省第一,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创名牌奖励机制,支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产地认证,昌宁红、云潞咖啡、高黎贡山生态茶、笑果果等29个农产品成为云南省名牌农产品,在市场上走势较好,保山小粒咖啡、昌宁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高黎贡山”获国家驰名商标认证,“十里香”核桃、善洲牌香菇走向省外市场,品牌影响逐步增强,品牌效益亮点频现。 

一是“滇西粮仓”建设再创新成绩。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量”的总体要求,积极发展粮食生产。2013年,保山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人均占有粮食居全省第二位。保山市荣获“云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一等奖”。隆阳区获得2013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5县区全部获得“云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三等奖。保山“滇西粮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为把云南省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特色经作物发展取得新突破。通过努力,保山茶叶种植面积居全省第四位,总产量全省第三位;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产量、产值在全省位列前茅;高黎贡山生态茶庄园建设顺利开工,将有力推动茶叶迈入发展快车道;“极边乌龙茶、珍稀白茶、紫娟功夫茶、凤溪玉叶”等茶叶品牌进入浙江、福建、广东等高端茶叶市场销售,“昌宁红、永昌红”红茶出口到欧洲市场;高黎贡山茶叶淘宝网一年销售300多万元,成为保山农产品电子销售业绩的排头兵。蚕桑种植面积、产茧量、总产值稳中向好发展。利根丝绸有限公司目前仍然是全省蚕桑产业惟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蚕桑产业推广的省力化活动蚕台、方格养蚕新技术使用率全省第一,蚕种繁育能力30万张,全部实现蚕种自主供应。重点打造的79个蚕桑重点村户均增收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537元。蔬菜产业促农增收明显,2013年冬天,部分省外城市遭受冰雪低温灾害,保山冬早蔬菜价格高位销售,西红柿、辣椒、无筋豆、黄瓜等冬早蔬菜畅销国内大中城市,成为菜农的“钱袋子”。小粒咖啡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石斛、红花、茯苓、续断、滇龙胆等中药材种植发展较快,并初步形成规模。美洲大加工提取的“心脉隆”注射液投入生产,并在北京、江苏、南京等大中城市医院推广使用。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迈出新步伐。保山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6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9户。2013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89.7亿元,比2012年增长17.4%,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比2003年增长3.12倍,年均增长8.8%。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农产品加工能力有效提升,品牌效益开始凸显。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9个合作社获“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总数达到19个。小粒咖啡庄园、“昌宁红”茶味庄园等一批具有保山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精品庄园正在抓紧规划和建设,标志着我市现代农业庄园建设正式启动。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