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特点持续发展 找到票子鼓起钱袋绿化山林
你向银行贷款发展林产业,我无偿补贴给你需向银行缴纳的利息——这就是我省推行的林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它有效帮助林农、林企解决“难贷款、周期短、利率高”等难题。
“贴息贷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林农资金紧缺的困难,降低了创业的风险,可以说是雪中送炭。”龙陵县龙山镇香柏河社区的石斛种植户熊兴留告诉我们。
车辆沿着山路行走了近40分钟,我们来到了熊兴留的石斛种植基地。在细雨中,基地里的树木郁郁葱葱,石斛长势喜人。“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预计能产1000公斤以上鲜枝条,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能超过20万元的产值。到了4年以后的盛产期,产量还会大幅度增加。”熊兴留乐呵呵地说。2012年,熊兴留申报了林业小额贴息1年期贷款10万元,在香柏河社区种植了2亩紫皮石斛,领到了4900多元的贴息资金,让他感到降低了创业风险。2014年,熊兴留又一次性借款15万元,为3年期,每年应领到贴息资金7500元,用于扩大石斛种植规模,去年,他率领部分村民靠股份出资的方式把资金集中起来发展林下仿野生石斛种植62亩,年底就已初见收成,产值4.8万元,带动农户200余户、700余人走上致富路。
在龙陵,许多像熊兴留一样的林农享受到了低利率的贷款,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也推动了林业企业加速发展。龙山镇云山社区村民屈家伦在2011年至2014年间共向林业部门申请林业贴息贷款30万元,连片发展草果500亩,获得贴息款4.5万元;勐糯镇海头社区村民高坤等3人,2011年至2014年共向林业部门申请林业贴息贷款75万元连片发展美国山核桃,获得贴息款11.24万元。龙山镇河头社区在贴息贷款的牵引下,已发展石斛1000多亩,实现经济收入2000多万元,惠及全村999户4032人,人均增收4900多元。
“林业贴息贷款的贴息额度虽小,但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突出效果,有效拉动了民间资本由其他领域向林业建设领域转移,达到促进林农致富增收,共建绿水青山的预期效果。”龙陵县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孙国忠表示。龙陵县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8%,林业用地面积305.8万亩,发展生态立县战略,走兴林富民绿色发展之路是长久可持续发展的立县之本。该县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用足用活国家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把林业贴息贷款作为绿化“山梁子”,帮助林农“找票子”、鼓“钱袋子”的惠民工程来推进,2010年以来,龙陵县的林农和林企累计从金融部门贷到贴息贷款4.2亿元、兑现贴息资金1936万元,惠及农户4450户,户均贷款9.5万元,户均贴息4350元,仅石斛产业一项就拉动民间资本近10亿元,相当于贴息资金的54倍。5年来,撬动各级财政及上级林业部门投入的林业发展资金达2.13亿元,累计实现林业产值23.94亿元。
在抓好小额贴息贷款的同时,该县在大额贴息贷款方面也未放松,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上下工夫,带动更多的涉林企业投身和参与林业产业建设,创新产品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石斛产品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品牌经营等为一体的企业,去年销售收入8321.3万元。今年,该公司提出了扩大生产,需申请大额贴息贷款的计划,有关部门知悉后,积极派出专人与公司对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目前,该县现已向上级申报林业贴息贷款计划1.2867亿元,其中品斛堂、龙陵县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申请大额贴息贷款5500万元,为支持涉林企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尽到了应有的职责。目前全县依托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连片发展石斛、重楼、核桃等达25531亩。
严格审查狠抓服务 贷得出来种得下去富得起来
对于林农来说,贴息贷款解决了很多问题,有百益而无一害;而对于该县有关部门来说,从上门服务到收集资料到核查贴息额的准确性再到保证贴息资金的安全,是一份繁重的工作。为了保证能够在最短时间将贴息款发放到林农手中,每年有关部门都将付出极大的心血。
王灵芝是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2010年开始接手贴息额的核查工作,对于此项工作所付出的艰辛她深有体会。“先不说前期的收集材料,单单是核查贴息额一项工作,平均每一个贷款户至少有4张单据,每一户林农的贷款额都精确到以天数来计算,以去年计算就有差不多两万张单据需要仔细核对,需要不停地核算才能交到银行复核。”
王灵芝所在的部门,只是整个林业贴息贷款工作中的一环,为了保证整项工作高效准确地完成,龙陵县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县林业局成立了林业贴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林业产业工作站,具体负责林业贴息贷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件件有落实”。同时,县林业部门和贷款部门坚持推行“十步法+十严审”的“双十工作法”,重点从申办程序和严审材料两个环节上下工夫抓落实,加强林业贴息贷款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财政贴息资金安全和降低贷款风险。定岗产业站林业贴息贷款专职人员、各乡镇林业站明确林业贴息贷款专职人员、石斛协会、重楼协会等涉及林业贴息贷款行业指定专人密切配合,推行“省林业基金管理总站+市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科+县林业产业工作站+贷款银行+乡镇林业站+协会+涉林贷款单位”的“一条龙”林业贴息贷款业务管理模式,为全面推进全县林业贴息贷款工作打牢保障基础。截至目前,县林业部门已审核相关林业贴息贷款材料35600余份,公示《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贴息表》4450余份。
“现在政府是实打实地为我们着想,如果我们临时有事去不了林业站,打个电话他们就会上门来服务。” 熊兴留告诉我们:“现在办贴息贷款真的很简便,像我贷10万元的时候,交了林权证和身份证找了个保人,不多久款就下来了,这让我们创业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事无大小尽心尽力为林农服务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思路。”县林业局产业工作站的寸得仓介绍,很多林农的文化程度不高,填写表格对他们有难度,而且种植地点较偏远,来回一趟也不方便,县里想方设法为林农服务,能上门的尽量上门,平常下乡的时候也经常去问问林农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我们还针对林农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举办请专家来进行技术讲座与培训,让他们真正能贷得出来、种得下去、富得起来。”寸得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