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长工业园区面对持续低迷的工业及市场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积极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不断突破尝试、探索创新,在“十三五”规划的引擎上奋力前行。目前,共有入园企业177户,其中工业企业44户、第三产业1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上半年,园区GDP完成7.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8亿元;招商引资到资金4.6亿元,新签约项目4个,协议引进资金30.46亿元。
抓规划重统筹 发展能力强
优化产业布局。园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在推进特色建材、石材、生物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天然气利用、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石材文化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三个“园中园”建设,围绕产业重点招商,打造产业集聚,充分凸显集聚效应。目前,石材文化产业园有入园企业26户, 12户建成投产并运营,8户正在建设,6户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绿色建材产业园有入园企业8户,2户已建成投产,1户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5户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电商产业园发展迅速且成效明显。园区为入驻的企业和创业人士提供创客空间运营管理、平台开发、网站运营、市场营销、网络硬件、法律服务、影视制作、项目投融资、教育培训等服务,并配套出台产业园优惠扶持政策,打造电商之家。已入驻企业58户,累计注入资本7588万元,就业总人数为639人;上半年,营业总额2000万元,销售额688.4万元。
推进产城融合。园区加强规划统筹,实现“园区产业规划、集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有机结合的多规合一,处理好工业发展和集镇发展的关系,实现工业发展与集镇建设的双促进。先后实施“施七”公路水长段路面改造、水长集镇综合整治、人行道改造工程和集镇绿化工程、绿化亮化升级工程等一批工程,集镇面貌和交通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完成了市政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集镇供水管网升级工程,建成文化站及文化广场,完成425套公租房建设并投入使用,集镇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同时,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借船出海”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水长村村集体收入已超过50万元。
上半年,园区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农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总收入6727.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822元,同比增9.72%。
抓项目促投资 发展动力好
2016年,园区计划续建13个项目,新建13个项目,这些项目多是涉及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园区积极搭建“银企”“政企”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用水、用电、资金等困难,并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趋稳向好。园区1至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8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目标12.6亿元的39.52%。建设项目主要有保山市水长工业园区水长片区道路二线建设项目、保山宏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新建2万吨/年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项目、保山市石磊石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石材产业园美术工艺品加工区建设项目、保山昊宇建材有限公司纸面石膏板,氢氧化钙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等项目,并力争年内建成投产。
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项目为支撑,优势产业增长势头较为平稳,支撑作用明显。从上半年运行情况来看,水泥、钢材、塑料加工、新型建材、生物制药五大优势产业运行总体较好,占规模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呈现了产值产量“双增”的良好态势。
抓招商强引资 发展后劲足
园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一把手”招商机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产业政策和发展需求相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继续推进精准招商、重点招商、产业招商等。积极发挥商会、投资中介机构、网络等平台作用,积极探索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构建园区多元化的招商渠道。
1至6月,园区实际招商引资到资金4.6亿元,新签约项目4个,协议引进资金30.46亿元。浙江枫香日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500万片高效单晶硅(棒/片)和建设300MWp光伏发电综合开发项目、保山合力铸造有限公司制钉生产线建设项目、保山市嘉圣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000 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建设项目股权转让项目、保山市富隆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年产万根水泥电线杆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此外,园区正在与云南中彬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洽谈新型建材产业、大理石深加工等招商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全年力争引进企业4户以上,实际到位资金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