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主要领导提出了让五县(市、区)在保山工贸园区建设“园中园”的跨越发展思路,这是一个大思路、一项大工程、一场大变革、一次大手笔、一篇大文章。近一年如火如荼的建设,成效已经日新月异,至少形成了三大效应。
竞争效应。这里所说的“竞争”主要是指各县(市、区)建设“园中园”过程中的竞争。去年以来,市委号召五县(市、区)要形成“五马竞争,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而这一局面,更是生动地体现在了各“园中园”的建设中。市委每季度从固定资产投资、入园项目招商、规模工业产值等方面逐项进行打分,每季度公布一次排名,极大地促进了“园中园”的建设。
飞地效应。各“园中园”虽集中在隆阳区永盛街道建设,但建设各项经济指标归各县(市、区),这就相当于各县(市、区)在隆阳区有了一块“飞地”,毫无疑问,这块“飞地”将会形成“飞地经济”现象,这对县(市、区)也好、对全保山市也好,无疑是大有益处。
聚集效应。众所周知的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因此让“硅谷”成为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代名词。国内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义乌的小产品、中山的衣扣、宁波的一次性打火机等等,这些行业都各自聚集在特定的地区,形成一种地区集中化的制造业布局。如今,集聚效应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照这样发展,不久的将来,保山“园中园”还必将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规模效应等效应。